|
百龙创园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8-03
|
20.44
|
--
|
--
|
20.37
|
-0.34% |
-- |
20.37
|
-0.34% |
-- |
详细
事件描述2025-08-03,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50亿元,同比+22.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4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50.78%。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6亿元,同比+20.49%/环比+7.40%;实现归母净利润8917万元,同比+35.07%/环比+9.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585万元,同比+42.93%/环比+4.71%。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24.27%/环比-5.42%;实现归母净利润8,142万元,同比+52.06%/环比+29.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99万元,同比+59.98%/环比+40.32%。 产能扩张驱动业绩高增,甜味剂业务翻倍增长。 项目投产释放规模效应,工艺改良压缩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共同助力业绩增长。24年5月“年产30,000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和“年产15,000吨结晶糖项目”正式投产,顺利放量持续助力销售收入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线同步发力,益生元系列、膳食纤维系列和健康甜味剂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收0.86亿元、1.70亿元、0.50亿元,分别同比+17.26%、+25.40%、+105.31%。新投产的结晶糖项目通过工艺改良显著降低阿洛酮糖生产成本,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优化产品结构。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达39.74%,同比+5.99%。伴随境内外市场需求扩张,成本优势与产品创新共同驱动盈利弹性,为全年增长奠定基础。 国内阿洛酮糖市场正式开放,提前布局抢占增量先机。 国内阿洛酮糖政策落地,百龙创园凭借技术、成本与产能优势抢占新市场。2025-08-03,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标志着我国功能性甜味剂领域与国际标准接轨。阿洛酮糖因口感接近蔗糖、热量低、具备抗氧化与神经保护功能,且能参与食品美拉德反应,成为替代人工甜味剂的理想选择。政策同步叠加《健康中国行动》对功能性代糖的专项补贴(2025年超5亿元),推动下游食品饮料企业加速创新。百龙创园自2014年布局阿洛酮糖研发,拥有14项核心专利(含6项国际专利),当前国内产能达1.5万吨,技术壁垒与规模化生产优势显著。随着国内需求释放,公司有望通过成本控制与工艺领先性快速覆盖增量市场。 泰国基地奠基降本增效,全球化供应链韧性提升。 泰国工厂优化成本结构,强化欧美及东南亚市场竞争力。2025-08-03,百龙创园泰国巴真武里府生产基地正式奠基,规划年产1.2万吨晶体阿洛酮糖、7000吨液体阿洛酮糖及2万吨抗性糊精等产品。该基地依托泰国原料价格较国内低15-30%的优势,显著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同时,泰国工厂可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关税风险,缩短欧美及东南亚市场的供应链距离,提升交付稳定性。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形成“山东+泰国”双产能枢纽,通过成本优化与区域化供应网络,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健康食品原料市场的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4.12、5.3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1、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成本上涨;(2)市场竞争加剧;(3)结构升级不及预期;
|
|
|
东鹏饮料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8-03
|
285.50
|
--
|
--
|
287.00
|
0.53% |
-- |
287.00
|
0.53% |
-- |
详细
公司发布25H1业绩:25Q2:收入58.9亿(同比+34.1%),归母净利润13.9亿(同比+30.8%),扣非净利润13.1亿(同比+21.2%)。 25H1:收入107.4亿(同比+36.4%),归母净利润23.7亿(同比+37.2%),扣非净利润22.7亿(同比+33.0%)。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中期派发现金红利约13亿,分红率55%。 基本落于预告中枢。 收入亮点:蓄力充足+补水啦超预期主业能饮有机增长、全国化稳步推进:25Q2主业营收44.6亿(同比+18.8%),占比75.7%;25Q2末合同负债36.67亿(同比+46.6%),蓄力充足。分区域看,25Q2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直营/线上营收同比分别同比+19.9%/34.0%/29.3%/31.2%/23.8%/74.1%/37.9%/53.6%,广东本阜稳定增长,外阜增速强劲。渠道运营能力持续增强,25H1末终端网点420w家/净增20w+家,经销商数3279家/净增85家,同时加码冰冻化建设,旺季预计持续受益。 新品强势:Q2新品合计同比+127.4%,收入占比24.3%;其中补水啦同比+191.5%/其它同比+61.8%,收入占比各较上年同期+8.3/1.4pcts,补水啦高歌猛进、年内有望迈入电解质饮料头部30亿俱乐部,果之茶起量可观、咖啡等其余新品增长稳健;第二曲线多个品类呈平台化突破。 利润分析:盈利同比略降/环比提升(主因旺季投放前置)25Q2毛/净利率分别为45.7/23.7%,分别同比-0.3/-0.6pcts,环比+1.2/3.5pcts: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各同比+0.5/+0.3/-0.2/+1.1pcts,销售费用率提升系公司冰冻化建设集中于Q2、扩充销售队伍;毛利环比提升:成本端白砂糖等回落红利持续,新品规模爬坡带动盈利提升。 盈利仍处提升通道。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我们的观点:25年能量饮料&茶饮β相当旺盛+α(公司平台化能力已明显深化+港股上市驱动国际化战略),我们认为东鹏今明年核心增量逻辑为平台化深化+国际化布局打开实质增量。 盈利预测:考虑到公司新品推进顺利,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3/283.7/365.8亿元,同比+35.3%/+32.4%/+28.9%;实现归母净利润47.0/63.9/84.1亿元,同比+41.3%/+35.9%/+31.6%。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4/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涨。
|
|
|
海大集团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5-08-03
|
54.75
|
--
|
--
|
57.90
|
5.75% |
-- |
57.90
|
5.75% |
-- |
详细
2025归母净利润 26.4亿元, 同比增长 24.2%公司公布半年报: 2025年 1-6月, 公司实现收入 588.3亿元, 同比增长 12.5%, 实现归母净利润 26.4亿元, 同比增长 24.2%,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6.5亿元, 同比增长 30.6%。 分季度看, Q1-Q2公司分别实现收入 256.3亿元、 332.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10.6%、 14.0%;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2.8亿元、 13.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48.8%、 7.9%。 1H2025公司饲料外销增量约 284万吨, 已接近全年增量目标1H2025公司饲料销量约 1,470万吨( 含内销 105万吨) , 同比增长约25%, 饲料外销增量约 284万吨, 已接近全年 300万吨以上增量目标。 1H2025, 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15,850万吨, 同比增长 7.7%, 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1H2025公司饲料业务毛利率 9.79%, 同比微增。 分品种看: ①1H2025公司禽料外销量约 730万吨, 同比增长约 24%。 上半年, 禽肉和蛋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聚焦养殖端成本的同质化产品竞争白热化, 产业链利润被极大压缩甚至行业整体亏损, 公司积极寻求并建立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 满足食品公司和市场终端多样化产品需求, 提高养殖品种整体价值, 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②1H2025公司猪料外销量约 340万吨, 同比增长约 43%。 上半年, 生猪养殖盈利较好,刺激补栏需求释放, 公司也积极适应生猪养殖规模化趋势: i) 主动调整客户结构。 重点开拓具备养殖优势、 生命力较强的生猪家庭农场和规模场; ii) 积极开发生猪专业养殖集团。 为其提供原料采购、 饲料配方技术、 饲料生产、 品质监控、 防病治瘟等多种服务, 并整体输出为其托管饲料工厂综合服务体系, 上半年公司生猪养殖集团类客户的饲料产品销量增长迅猛; iii) 技术驱动产品力提升。 为市场提供更专业的产品, 公司不仅在育肥料推陈出新, 更在母教乳浓等前端猪料产品上以技术引领变革, 上半年公司前端猪料同比增速约 50%; ③1H2025公司水产料外销量约 280万吨, 同比增长约 16%。 水产养殖业在经历前两年较为明显的产能去化后, 大部分品种触底反弹, 养殖端盈利, 存塘量增长。 具体看: i) 虾蟹养殖产量平稳、 管理趋精细化。 养殖户主动降低养殖密度,动态转变为追求规格、 成活率、 健康度、 错开出售高峰等, 养殖季节性有所熨平; ii) 特水鱼投苗、 价格双回升。 Q2特水鱼价格回暖, 叠加塘租、 饲料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下降, 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及投喂积极性均有恢复; iii) 普水鱼行情向好, 盈利可观。 海外饲料增量维持 40%高速增长, 拓展养殖全产业链多维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海外饲料外销量 236万吨, 同比增长近 40%, 1H2025公司海外饲料外销量仍保持 40%的同比高速增长。 公司在现有布局区域发展稳健, 并积极开拓新区域; 在成熟的采购、 技术、 服务等产品竞争优势基础上, 结合当地养殖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改良、 升级, 在海外逐步布局种苗、 动保产业, 提前匹配客户和市场未来的竞争需要, 将国内成熟的竞争范式和核心优势复制到海外市场, 将目前海外“饲料产品力+服务体系” 两个维度的竞争优势拓展到“优质种苗、 优质饲料、 优质动保、 健康养殖模式、 全面养殖管理指导” 的养殖全链条多维竞争优势。 生猪出栏量稳步增长, 生猪养殖风险可控、 盈利丰厚2024年公司育肥猪出栏量约 600万头, 2025年生猪出栏量稳步增长。 公司持续聚焦生猪养殖团队能力建设和轻资产模式创新, 团队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综合养殖成本取得明显进步且风险可控。 公司着力摸索并推行“外购仔猪、 公司+家庭农场、 锁定利润、 对冲风险”的运营模式, 随着团队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模式的摸索迭代, 轻资产、 低风险、 稳健的生猪养殖模式越来越清晰, 总体养殖风险可控、 盈利丰厚。 投资建议1H2025, 公司饲料外销增量约 284万吨, 已接近全年增量目标, 全年增量目标有望上修, 其中, 海外饲料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40%; 与此同时,公司生猪出栏量稳步增长, 生猪养殖风险可控且盈利丰厚。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饲料外销量分别达到 2881万吨、 3169万吨、 3485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 18%、 10%、 10%, 生猪出栏量 660万头、 693万头、 728万头, 同比分别增长 10%、 5%、 5%,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97.9亿元、 1580.6亿元、 1790.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2.0%、13.1%、 13.3%, 实现归母净利润 53.13亿元、 56.95亿元、 6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0%、 7.2%、 6.8%, 归母净利润前值 2025年 51.58亿元、 2026年 55.02亿元、 2027年 59.09亿元, 本次上调的主要原因是, 调整 2025-2027年饲料销量、 饲料价格、 生猪出栏量和猪价预期,维持“买入” 评级不变。 风险提示疫情; 畜禽价格持续低迷; 原材料价格大涨。
|
|
|
中化国际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5-08-03
|
4.55
|
--
|
--
|
4.23
|
-7.03% |
-- |
4.23
|
-7.03% |
-- |
详细
事件描述7月28日,中化国际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蓝星集团所持有的南通星辰100%股权,交易作价尚未确定。 南通星辰是国内环氧树脂领先企业,同时有PPO等新材料优质资产本次交易是两化整合深入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化工新材料、化工材料营销等。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南通星辰100%股权,进一步增强环氧树脂竞争力和发挥工程塑料产业链的协同。 环氧树脂产能进一步增加,稳居国内第一。当前中化国际环氧树脂产能35万吨,南通星辰16万吨,交易完成后总产能达到51万吨,规模稳居国内第一。同时,南通星辰的环氧树脂及双酚A业务与上市公司的环氧树脂业务在牌号及客户应用互为补充,可增强上市公司的环氧树脂产业链的竞争力,从而发挥产业链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推动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 本次交易有效补强公司工程塑料产业链。南通星辰在PPE(也称PPO)、PBT等工程塑料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品竞争优势,产业链覆盖核心中间体到下游改性工程塑料。当前,南通星辰具有5万吨聚苯醚,其中包含电子级PPO。受AI服务器等领域拉动,全球高速覆铜板对电子级PPO的需求持续增长,由于电子级PPO价格高企,发展前景较好。此外,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可快速扩充在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程塑料领域的产品布局,新增产品可与上市公司现有ABS、PA产品线协同打造具备更强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组合,实现客户材料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聚焦打造“2+2”核心产业链,在建项目储备丰富公司聚焦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两大优势产业链,巩固行业地位,打造全球领先的产业链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并大力发展工程塑料和特种纤维产业链,覆盖中间体到工程塑料/纤维及材料改性,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2024年,促进剂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已于2024年下半年投料试车;尼龙66市场推广顺利,销量同比增长70.99%;2500吨/年芳纶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四季度按计划投料试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9、0.48、4.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9.65、32.9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2)安全生产风险;
|
|
|
苏泊尔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8-03
|
51.83
|
--
|
--
|
52.15
|
0.62% |
-- |
52.15
|
0.62%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5Q2预告:Q2:收入56.9亿(同比+1.9%),归母净利润4.4亿(同比5.9%),扣非归母净利润4.2亿(同比-8.2%);H1:收入114.8亿(同比+4.7%),归母净利润9.4亿(同比0.1%),扣非归母净利润9.1亿(同比-1.6%)Q2利润下滑主因出口业务综合影响+投资收益下降。 收入分析:内销:预计Q2收入同比高个位数增长,相较Q1低个位数增长已有边际提速,主因国补拉动下景气抬升,参考奥维厨小零售额Q1/Q2各+2.5/+17.3%;外销:预计Q2下滑,相较Q1同比双位数增长降速较多,主因Q1提前出货,Q2面临关税和高基数压力。 盈利分析:Q2归母/扣非净利率各-0.6/-0.8pct,外部压力下仍保持韧性,预计其中:1)毛利率或有下滑,其中内销核心品类结构优化下,毛利率保持稳健;外销面临关税和销量压力,预计毛利率低于约定的18%;2)费用率严控,主要资源投向优势品类、持续提高营销效率;3)另投资收益因利率走低而有所下降。投资建议:我们的观点:内销行业竞争+外销关税扰动的双重压力下,公司业绩稳健彰显韧性。展望H2:内销国补延续+创新驱动战略,公司有望持续跑赢行业;外销对美敞口较小且炊具已越南出货,全年SEB关联交易指引维持+5%。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236.3/248.0/259.1亿元(前值238.6/252.0/264.9亿元),同比+5.4%/+5.0%/+4.5%,归母净利润22.9/24.4/25.8亿元(前值24.2/25.7/27.3亿元),同比+2.1%/+6.6%/+5.7%;对应PE18.7/17.5/16.6X,若分红率参考历史100%则股息率超5%,稳健高分红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波动,原材料成本波动,SEB订单不及预期,关税政策变化。
|
|
|
赛力斯
|
机械行业
|
2025-08-03
|
129.44
|
--
|
--
|
131.44
|
1.55% |
-- |
131.44
|
1.55% |
-- |
详细
产品结构改善,上半年盈利同比高增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32亿元,同比+66%-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3-27.3亿元,同比+55%-90%。Q2实现归母净利润19.5-24.5亿元,同比增长38.9%-74.5%,环比增长161.0%-227.8%;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8.4-23.4亿元,同比增长38.8%-76.6%,环比增长366.0%-492.9%。公司Q2业绩符合预期,Q2新产品上市带来业绩环比大幅改善。 Q2问界M8上市,销量环比大幅改善根据公司公告,Q2赛力斯实现10.7万辆,同比+9%,环比+137%。问界M8上市是公司销量环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Q2问界M8实现销量4.1万辆,增程版M9实现销量3.4万辆,这两款中高端SUV是公司销量和利润改善的主要来源。 Q3问界M7换代和M8纯电版本值得期待根据鸿蒙智行官网,问界M8纯电版将于8月上市,智驾系统是纯电版的核心竞争力。首搭的HUAWEIADS4采用全新WEWA架构,通过世界引擎生成各种复杂路况场景,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标配的192线激光雷达和后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配合5颗4D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场景智驾覆盖。电驱与电池方面,全系标配华为高压七合一电驱和800V巨鲸高压电池平台,CLTC续航最高达705km。而问界M7有望在Q3上市,外观、空间、底盘均有升级,20-30万价位段SUV是主流放量车型,我们预计M7改款有望激发销量,带动公司整体销量进一步上行。 投资建议赛力斯通过与华为的全面合作,科技赋能豪华,问界M8\M9盈利能力强,销量可观,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展望下半年M7换代和M8纯电两款新车上市,有望推动公司销量进一步上行。我们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22/13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盈利能力低于预期。
|
|
|
新凤鸣
|
基础化工业
|
2025-08-03
|
12.07
|
--
|
--
|
13.28
|
10.02% |
-- |
13.28
|
10.02% |
-- |
详细
事件描述事件:7月17日,新凤鸣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以人民币10,000万元增资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利夫生物”),增资后将持有其7.0175%股权。投资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 利夫生物是生物基FDCA制造领先企业,助力新凤鸣布局生物基聚酯产业链利夫生物专注于生物基呋喃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其中重点产品是FDCA。FDC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由可再生资源(如葡萄糖、纤维素)通过化学或生物催化转化制得,其分子结构与石油基的对苯二甲酸(PTA)类似,但具备更高的刚性、耐热性和阻隔性能,被视为“绿色化学”领域的关键材料。FDCA与乙二醇聚合形成生物基聚酯PEF,有望远期对石化基PET形成环保替代。利夫生物于2022年底投产了行业首条千吨级生产线,并建成了全球首条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百吨级全流程连续化FDCA生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全球第一条万吨级FDCA生产线,这将保证其在未来5-10年内产品的交付能力处于行业第一。产品质量方面,千吨线量产的FDCA产品纯度即可做到99.99%,目前产品纯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并已开发出高流散6性等品质的产品,是同类企业的最高水平;在下游聚酯工厂相同的聚合工艺下,利夫生物FDCA聚合生成的PEF性能指标领先于同行。成本方面,FDCA量产成本仍较高,利夫生物提出明确成本下降路径,预计2025年对外售价将下降至5-6万元/吨,2027年之后将下降至2-3万元/吨。新凤鸣投资利夫生物是战略性的技术卡位,通过FDCA/PEF切入生物基材料赛道,与现有聚酯业务形成协同。短期虽面临标的公司亏损及产业化风险,但长期看,若利夫生物万吨产线如期投产,新凤鸣有望在绿色化纤和包装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4、18.45、22.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65、9.21、7.6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建设不及预期;(2)产品及原料价格大幅波动;(3)涤纶长丝、短纤及PTA行业竞争加剧;(4)宏观经济下行。
|
|
未署名
|
奥瑞金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8-03
|
5.62
|
--
|
--
|
5.82
|
3.56% |
-- |
5.82
|
3.56%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8.50-9.60亿元,同比增长55%-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4-4.49亿元,同比下降15%-3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3-0.38元/股。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主要系公司完成对中粮包装的收购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原持有中粮包装和兴帆有限公司股权于合并日确认的投资收益,此项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6亿元。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系部分原材料价格上行,以及并购贷款利息费用增加等阶段性因素影响。 收购中粮包装,二片罐业务提供弹性截至2025-08-03,公司已完成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粮包装全部已发行股份,2025-08-039时起,中粮包装股份正式撤销于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根据观研天下数据,以产能口径计算,2023年宝钢包装、奥瑞金、中粮包装、昇兴股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3%、20%、17%、15%。据此测算,在公司成功并购中粮包装后,公司二片罐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7%,居二片罐市场份额第一。公司当前二片罐业务毛利率较低,2022年二片罐业务毛利率为2.22%,明显低于同行业核心竞争对手(2023年宝钢包装二片罐业务毛利率为9.57%,2024年波尔/皇冠控股毛利率分别为20.70%/17.72%)。随着二片罐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公司的议价能力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未来,二片罐市场将成为公司主要利润增长点,一方面,公司将结合下游市场需求、主要客户的产能布局及潜在客户挖掘机会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强化公司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提高公司产品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二片罐细分业务布局,推进业务整合,开展降本增效、精益生产等工作。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金属包装行业领军企业,三片罐持续优化品类及拓展客户结构效果显著,营收稳健增长;二片罐业务成功并购中粮包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议价能力提升下盈利改善弹性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20.47/235.97/248.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2%/7.0%/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1/12.69/13.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1%/-3.9%/10.1%。截至2025-08-03,EPS分别为0.52/0.50/0.55元,对应PE分别为10.89/11.34/10.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客户的信用风险。
|
|
|
匠心家居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5-08-03
|
89.29
|
--
|
--
|
95.67
|
7.15% |
-- |
95.67
|
7.15%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4.10-4.60亿元,同比增长43.70%-61.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0-4.50亿元,同比增长55.32%-74.74%。 市场布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业绩高增长公司25H1业绩高增长主要来源于:1)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完善北美核心渠道建设,提升品牌曝光度和零售网络覆盖率,为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产品结构升级。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占比稳步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改善,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3)内部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供应链与成本控制体系,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了整体经营效率;4)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公司在保持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严格控制期间费用支出和费用率,进一步助力利润增长;5)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小。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过整体净利润增幅,表明主营业务发展质量良好,盈利增长主要来自核心经营活动。 公司78%的产品经由越南出口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有限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89.45%的产品出口至美国市场,77.95%的产品经由越南出口,当前布局充分体现了越南在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同时也验证了公司在成本控制与国际物流效率方面的综合竞争力。自4月初起,公司出口美国市场的部分产品开始受到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尽管新一轮关税的实施在时间上有所延后、税率也有调整,但公司基于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主动承担了部分新增税负,短期内对公司利润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长期来看,公司越南产能稀缺性凸显,有望支撑公司高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一方面作为全球智能电动沙发、智能电动床行业重要ODM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海外产能布局充分,供应链一体化布局完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自有品牌塑造,通过“店中店”模式深化渠道建设,渠道渗透率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显现,贡献业绩增量。基于业绩预告,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3.79/41.41/47.85亿元(前值为31.03/36.68/42.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6%/22.5%/1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2/10.94/12.68亿元(前值为7.80/9.06/10.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0%/21.3%/15.9%。 截至2025-08-03,对应EPS分别为4.14/5.03/5.83元,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海外市场风险,国际运输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
|
|
|
双林股份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8-03
|
46.57
|
--
|
--
|
49.47
|
6.23% |
-- |
49.47
|
6.23%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至3.10亿元、同比+1%至+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8亿元至2.88亿元、同比+44%至+82%。 25Q2扣非净利润同比高增,下半年基本盘盈利有望持续向上。根据公司半年报预告数据,对应25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至1.51亿元、同比-47%至12%、环比-43%至-5%,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至1.56亿元、同比+12%至+82%、环比-27%至+1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亮眼。我们认为下半年公司基本盘业务收入提升、持续降本增效的经营趋势将延续,经营能力有望持续向上:收入端:核心产品均有增长空间,a)座椅部件:HDM产品已与头部座椅公司深度合作,间接配套北美新能源头部汽车品牌、比亚迪、理想、赛力斯等车企,市占率保持领先;另外,积极开拓水平滑轨电机、丝杆抬高电机、侧抬高电机、电动头枕升降电机总成等新产品;b)轮毂轴承:国内市场上,公司已取得上汽奥迪的配套项目,实现了高端合资客户的突破,未来有望在高端市场获取更多配套机会;海外市场上,公司的境外新火炬泰国工厂已正式量产,产品陆续交付,同时新增某国产新能源头部车企的泰国工厂配套项目;c)新能源电驱:公司的扁线电机三合一产品加速上量,同时新获取北汽福田电机项目、五菱商用车电机电控二合一电桥项目,另外270平台的800V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毛利率/费用率:公司积极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不断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实现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推行降本增效的成果将继续体现在经营业绩上。 公司在创新之路上的愿力与能力兼备,更多超预期的突破值得期待。公司已实现突破的新产品包括EHB车用滚珠丝杠、人形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用滚珠丝杠、人形机器人用关节模组、磨床、汽车方向盘自动折叠执行器、汽车无人机舱夹紧器、飞行器电驱产品,未来公司计划将精密传动零部件技术及其制造能力扩展至更多行业,包括汽车、人形机器人、装备业、动力机械、航空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将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突破,我们认为公司在产品创新上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且足够坚定努力,未来有望给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投资建议:过去市场担忧主要集中在公司业绩的稳定性与成长性,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已改善并有进一步向上的驱动力。随着应用前景更好的新产品逐步推进,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5.4亿、6.6亿、7.8亿元,对应增速+8%、+23%、+19%,对应PE50、41、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海外贸易摩擦加剧,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开发和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等。
|
|
|
洛阳钼业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5-08-03
|
8.12
|
--
|
--
|
9.51
|
17.12% |
-- |
9.51
|
17.12% |
-- |
详细
洛阳钼业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82亿至91亿元,同比+51.37%至67.98%。其中单Q2实现归母净利润42.54亿至51.54亿元,同比+27.2%至54.1%,环比+7.8%至30.6%。 上半年铜钴量价齐增,贡献业绩弹性根据业绩预告,公司25H1预计铜金属产量35.36万吨,同比+12.68%;钴金属产量6.11万吨,同比+13.05%。价格方面,2025上半年LME铜均价同比上涨3.6%;钴价:受刚果(金)出口禁令推动,Q2国内现货钴价23.88万元/吨,同比+8.3%,环比+27.5%,出口禁令延长带动钴价持续增长,7月16日已达24.51万元/吨。公司铜钴量价齐升有效推动业绩增长。 收购海外金矿,资源布局全面升级据公告,公司于2025-08-03完成收购加拿大LuminaGold,获得厄瓜多尔Cangrejos金矿100%股权。矿内保有资源量13.76亿吨,金品位0.46g/t,黄金金属量638吨;可采储量6.59亿吨,金品位0.55g/t,黄金金属量359吨,服务年限26年。目前该矿仍在进行勘探,据初步研判,未来资源储量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该项目计划2028年投产,预计年产黄金11.5吨,黄金板块后续将为公司贡献利润弹性,提升不同周期下的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7/180.93/187.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67/9.57/9.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金属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经营风险;矿山安全及环保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
|
|
科沃斯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8-03
|
61.00
|
--
|
--
|
82.89
|
35.89% |
-- |
82.89
|
35.89% |
-- |
详细
公司发布25Q2业绩预告:25Q2:收入约49亿元(同比+40.0%),归母净利润4.85~5.15亿元(同比+55.9%~+65.6%);扣非归母净利润4.84~5.14亿元(同比+78.8%~+89.9%);25H1:收入约88亿元(同比+25.6%),归母净利润9.6-9.9亿元(同比+57.6%~+62.6%);扣非归母净利润8.4-8.7亿元(同比+50.7%~+56.1%);25Q2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中枢分别同比+61%/+84%,超普遍预期。 收入分析:Q2+40%较Q1+11%显著提速科沃斯品牌:预计Q2同比+60%+较Q1同比+20%显著提速,预计外销增速高于内销。参考奥维科沃斯扫地机内销线上25Q2额/量/价同比分别+51%/+57%/-4%维持25Q1(额/量/价同比+55%/+58%/-2%)增速,其中科沃斯Q2份额26.3%维持Q1(26.1%)水平,另预计擦窗机、割草机等新品类亦贡献增长弹性;添可品牌:预计Q2同比+10%+较Q1同比+7%环比亦有提速,预计外销增速高于内销。参考奥维添可洗地机内销线上销额25Q2同比+7%较25Q1+10%略有放缓,其中添可Q2份额32.5%较Q1(35.2%)基本稳定。 利润分析:高毛利新品提升结构/费效以中值计,Q2归母净利率10.2%,同/环比分别+1.3/-2.1pct;扣非归母净利率10.2%,同/环比分别+2.5/+1.0pct,盈利改善趋势向好,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来自:24年起公司产品策略导向低成本平台,后续T系列和X系列新品毛利表现较优,持续拉动整体毛利水平;公司导向增长质量及费率提效,Q2大促国补叠加之下运营/费投效率不断优化。 投资建议:我们的观点:石头当期更重规模、科沃斯更重经营改善(两者经营周期显著不同):公司24Q1起初现改善趋势,至25Q2扣非净利率进一步抬升验证公司上下一致对降本提效的坚持。我们认为后续看点:1)短期竞争利好扫地洗地双龙头经营提效释放;2)公司第三曲线擦窗机/割草机/泳池机等产品组合打造/管理能力优化。公司对标上轮周期高点21年20亿利润有望突破,对标21年净利率15%仍有空间。 盈利预测:基于公司最新业绩表现,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198.47/220.69/241.58亿元(前值189.71/208.31/225.84亿元),同比+20.0%/+11.2%/+9.5%,归母净利润20.86/24.38/27.19亿元(前值20.85/23.86/26.73亿元),同比+158.8%/+16.9%/+11.5%;对应PE16/14/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不及预期。
|
|
|
东鹏饮料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8-03
|
287.50
|
--
|
--
|
303.33
|
5.51% |
-- |
303.33
|
5.51% |
-- |
详细
公司发布25Q2业绩预告:25Q2:收入57.8-59.9亿(中值58.9亿,同比增长34%),归母13.3-14.7亿(中值14.0亿,同比增长31%),扣非12.6~14亿(中值13.3,同比增长21%)。 25H1:收入106.3-108.4亿(中值107.4亿,同比增长36.4%),归母23.1-24.5亿(中值23.8亿,同比增长37.6%),扣非22.2-23.6亿(中值22.9,同比增长34.2%)。 25Q2符合我们预期,因旺季冷柜费投前置、利润增长略低于收入增长。 收入亮点:动销快于收入+新品强势动销更高:Q2收入中枢同比+34%,我们跟踪Q2实际动销同比中双位数左右,高于收入增速,预计下半年蓄力充足;通过精细化渠道管理,不断加强渠道运营能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新品强势:我们跟踪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品,如补水啦Q2动销同比高双位数增长、果之茶Q2收入体量高速增长,终端覆盖网点达百万级;其余新品类如咖啡等增长稳健;第二增长曲线多个品类呈平台化突破。 利润分析:盈利同比略降/环比提升(主因旺季投放前置)以中值计:Q2净利率/扣非净利率23.8%/22.6%,同比-0.5/-2pct,环比+3.6/2.8pct,我们分析同比略低源于:费投节奏差异:公司加大渠道冰柜投放建设,预计全年冰柜投放及费用计提偏集中于Q2,去年费投集中于Q1;扣非与归母增速差异:政府补贴及投资理财相对去年增加所致;毛利率预计平稳:成本端白砂糖回落红利持续;剔除费投节奏因素看,整体盈利仍处提升通道。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我们的观点:25年能量饮料&茶饮β相当旺盛+α(公司平台化能力已明显深化+港股上市驱动国际化战略),我们认为东鹏今明年核心增量逻辑为平台化深化+国际化布局打开实质增量。 盈利预测: 考虑到公司新品推进顺利,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3/278.9/349.5亿元,同比+35.3%/+30.1%/+25.3%;实现归母净利润47.0/63.9/82.5亿元,同比+41.3%/+35.9%/+29.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24/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出海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涨
|
|
|
洽洽食品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08-03
|
21.87
|
--
|
--
|
23.92
|
9.37% |
-- |
23.92
|
9.37% |
-- |
详细
公司近况跟踪:25Q2公司经营稳健,通过产品创新,主力品类瓜子与坚果增速有望环比回暖。基于公司产品力、品牌力领先,叠加海外积极求变,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收入:25Q2有望环比回暖分品类:我们预计Q2坚果表现或优于瓜子,主因端午礼盒带动,同时公司新推出的全坚果类每日坚果新品获得良好市场反馈,铺市较为顺利。瓜子品类中,新口味瓜子(如茶叶瓜子、山野菌菇味瓜子)增长较快,带动瓜子品类增长稳健。中长期看,坚果品类有望持续缩小与瓜子品类规模差异。新品类中,鲜切薯条、花生果稳步爬坡,坚果乳积极试水早餐消费场景,后续有望动销回暖。 分渠道:山姆会员商超与量贩零食贡献较多增量。公司在山姆渠道积极尝试新品,强产品力与品牌力下,公司有望持续渠道上新;量贩渠道除主力红袋/蓝袋瓜子外,未来或进一步引入新口味瓜子、风味坚果等产品,进一步扩充渠道SKU布局。线上渠道加大产品组合与新品推广力度,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提升。海外市场于25Q2进行新品试销,未来有望在瓜子基础上,扩充坚果、豆类、花生、魔芋等新品类,海外营收空间仍有提升潜力。 盈利:成本仍有扰动成本仍有扰动,静待新采购季修复。受24年采购季雨水影响,瓜子成本仍处于高位,或持续至25Q3新采购季才有望缓解;坚果成本整体稳定,巴旦木受关税影响,腰果受干旱影响,略有扰动;其他原材料价格基本稳定。公司在渠道费用投放端较为谨慎,注重费效比,有望部分对冲毛利率端扰动。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我们的观点: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公司后续催化来自①瓜子与坚果持续推出新品,与需求端变化趋势同步,延长品类生命周期;②渠道端逐步强化与会员商超、量贩零食等高效渠道合作,同时海外渠道拓宽产品矩阵以打开收入天花板;③新采购季瓜子成本若改善,有望贡献盈利弹性。盈利预测:我们更新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3.46/78.03/83.31亿元,同比+3.0%/+6.2%/+6.8%;实现归母净利润7.21/8.44/9.53亿元,同比-15.1%/+17.0%/+13.0%;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涨。
|
|
|
继峰股份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5-08-03
|
12.01
|
--
|
--
|
12.82
|
6.74% |
-- |
12.82
|
6.74% |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继峰座椅(合肥)于近期收到定点邮件,继峰座椅(合肥)获得某头部主机厂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开发、生产前排座椅总成产品,根据客户规划,本项目预计从2026年4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6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3亿元。 再获原有客户订单,乘用车座椅业绩释放值得期待。本次新获定点项目是原客户将其新的车型再次定点给公司,公司再次获得原客户项目定点体现了客户对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体现的能力和提供的服务的认可,同时在手订单的不断积累,也为公司将来的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乘用车座椅业务展望上,公司此前面向座椅事业部核心骨干人员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解锁条件为:1)2025年:座椅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40.0-50.0亿元、净利润0.8-1.5亿元;2)2026年:座椅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70.0-100.0亿元、净利润4.0-5.0亿元,后续公司有望在获取核心客户定点、提升自制率等方式降本、积极推进全球化等方面持续突破,乘用车座椅业务的业绩释放值得期待。 2025年格拉默经营有望逐步向上,业绩有望逐季度加速兑现。25Q1受益于北美出售TMD后持续改善、欧洲改革成效显现,格拉默盈利表现超预期,我们预计25Q2在格拉默持续改善、座椅业务上量的预期下,整体盈利有望再超预期。中长期,我们认为2019年收购后公司对格拉默的整合更多基于整体大方向如治理层管理层组织结构等,但当前的整合是基于对格拉默更深入的了解、制定并实现更细致更精益的管理要求,比如对产能调整追求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而之前产能调整主要针对亏损工厂。国内零部件公司出海的“学习成本”是必经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管理层始终积极整合海外、重视降本增效,我们预计格拉默深入改革的成效将逐步体现在财务报表端。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海外整合、做强乘用车座椅总成的路径上终将有所斩获,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6.7亿、11.0亿、13.5亿元、对应PE23、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汇率波动风险、股权质押风险、资产进一步减值风险、整合不及预期、市场、客户开拓不及预期、乘用车座椅开拓不及预期等。
|
|